中医常讲的“湿气”到底是什么?潮湿处长湿疹瘙痒难耐,怎么办?
【导读】:在生活当中,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比较常见的病症,比如有很多人患上了湿症,那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?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总有一些人一到夏天,一到了潮湿处就会长湿疹,瘙痒难耐,甚至有的人还会有拉肚子,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出现,而且这种现象是很严重的一种疾病。在中医上把这种病症叫做湿邪,它的发病有其特别的规律。中医学认为:“湿”是人体水液代谢和排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异常现象。湿气常发生于夏、秋两季,尤其以南方地区最为多见,北方则较少出现。 现代医学认为,湿邪是由于体内水分不足,机体组织就会出于一种脱水状态,从而引发各种疾病。比如,糖尿病就是因为身体中大量水丢失所造成;另外,如果湿气太重的话,还会导致血液流动循环较差,血液黏稠度高,从而又导致血栓或者栓塞。
湿气在身体上具体有什么表现呢?下面我们就来看看,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!
一、皮肤干燥:湿气重会使人感到肌肤粗糙,毛孔粗大。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,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,导致脸部起皮红肿发炎,甚至会引起湿疹皮炎的发生。
二、口唇干裂:由于湿气的侵袭,嘴唇会变得干枯开裂。
三、四肢关节酸痛:手脚发冷、疼痛、麻木、水肿,这都是身体内湿气太重导致的。
四、腰腿疼痛:湿气入侵人体后会使全身肌肉酸痛、紧绷,从而产生疲劳感。

中药材:薏苡仁
大家通过生活方式来祛除湿气,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。如果能在日常饮食中加入一些除湿的食物,就可以减少身体内的湿气。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具有除湿功能的蔬菜,并将它们与其它各种食材进行搭配,能够起到很好的除湿和保健的功效。
第一种:生姜。生姜是温热的食物,具有很好的祛湿功效,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。
第二种:大蒜。大蒜有比较强的杀菌作用,能够促进新陈代谢。
第三种:薏苡仁。薏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可以有效的祛除人体内的湿气,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。

中医祛除湿气的药膳方法有很多,但有一种是比较常见的,就是祛湿健脾汤。如果您在日常生活有身体发寒、手脚冰冷、皮肤干燥等症状时,可以试试这种祛湿药水。
【原料】山楂200克,茯苓30克,生姜3片。
【制作过程】将山药洗净切片备用。把山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半熟后加入茯苓粉,再煮五分钟即可食用。每日一次,可分早晚两次服用,此方的功效健脾利胃,除湿清热,适合脾胃虚弱,水肿腹胀的患者使用。古籍中医医书里曾记载过泡茶也可祛除湿气。比如将绿茶放入杯中泡五分钟之后再加入红茶蜂蜜等饮用。

中药材:茯苓
祛除湿气还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调理:
1、艾叶灸,即拿艾条烧灼身体的部位,以达到祛湿的效果。
2、艾条用温水泡脚,使其散热加快。
3、用艾绒点燃后刺激足部穴位进行艾灸。
4、在冬季使用艾条熏洗双脚也能起到良好的驱散寒气的作用。
5、经常按摩脚底涌泉穴,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的恢复。
中医祛除湿气还有哪些方法呢?对于我们来说,如果要想祛除这些疾病,除了通过药膳和艾灸治疗以外,还可以在饮食上进行调理。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祛湿药的选择以及正确使用方法。祛湿药酒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方法,它主要分为两种:一是中药复方汤剂;二是传统中成药,如四逆散、姜附饮等,这几种中药复方汤剂都有一定的健脾祛湿的功效,对于湿气重的且反反复复发生的,可以在采用中药汤剂的同时,将艾灸方法以及日常调理运用在一起。

图为中药方剂四逆散
中医喜欢未病先治,像是类似于湿气这种反反复复的病症,多是由气血失调而起。所以治疗时会先从调气入手,使之和调阴阳,调和脏腑之气。然后在考虑到病因病机,因势利导,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。通过调阴阳,调脏腑将身体内的湿气祛除,达到治本的效果。通过长时间的中医调理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,使其恢复良好的心态和身体健康状态。